在国庆前读完的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,一直没写笔记,拖到现在。。。

总览

首先 Peter Drucker 最为难理解的一句话是来自他纪念堂的:

在一个由多元的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中,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、独立自治地、高绩效地运作,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。有绩效的、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专制的唯一选择。

这里多元的组织,是相对原来“国家”的社会形态 — 国(政府)和家(家庭),多元组织认为,在工业革命以来,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升,新兴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填补了社会功能的断层和空白。而由此,极权专制趋于衰败,个人的自由和尊严逐渐得到保障。

管理本质

管理背后的主体是人,现代管理本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,也是对人性的研究。

德鲁克创建了“管理”这门学科,并称自己是“生态管理专家”。人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存,而管理是用来改善社会人性的工具。

管理是使人向善的工具和手段,其实在其他的书中也有讲到,记得在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也有。

稻盛和夫也讲到:管理就是激发员工向善。

可见,只有向善的文化氛围,才能对人做好管理。毕竟,从人性的角度来看,人们都向往“美好”的生活,而这“美好”背后,最本质的无非就是“善”。

管理的本质要害,就是需要梳理人和权利的关系,而权利又是和责任相绑定的。

拥有什么样的权利,就应该具备什么的义务和责任,是也算是条普世的道理吧,这同时让我想起 查理·芒格 的一句话:

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,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。

所以,Are you ready?

管理的5个方面

书中的第一个方面为对功能社会重要性的信念,先抛开不讲。但后续的 4 个方面,我发现和阿里巴巴的新六脉价值观有相当大的相似之处。

粗略的对应关系如下:

其中提到的“终生学习”,相信在许多其他的地方也都会出现,比如:查理·芒格 里的跨学科学习,阿里巴巴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。

学会有效管理

在阿里巴巴,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,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命题。而人才也是公司中最宝贵的资产。

书中的管理,在管理他人之前,最开始也围绕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展开,毕竟只有做好了自我管理,而能管理更多的人。

有效管理是个伪命题吗?

P3:在林肯时代,战争部的文职都不到 50 个,可能更多的人去前线战斗或做更多的体力劳动了吧?随着技术进步,在释放相当一部分的体力劳动者之后,这部分便成为了文职人员来到政府机关等脑力劳动的地方,相对的劳作时间也逐渐变少。这是在创造就业吗?是在解决社会的结构性矛盾(体力劳动的减少)吗?

管理仅仅是为了不过分低效吗?因为低效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?并且管理本身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。

有效管理基于可被度量

P18:有效管理,首先需要可度量,无论是组织的内部还是外部,只有可被度量之后,才能被称为有效或低效。但很多时候,有效性并不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,特别是一些长期战略性的决策。

更好的数字化或者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,但如何更好的数字化,很多公司、行业依旧在摸索中。

知识型的有效管理

P19:体力型、知识创作型的管理大不相同。工具型的电脑,推理只能依赖已有的数据,我们做好相关的数据收集和逻辑录入,便能比人更好地做出判断。

体力劳动,注重更多的是量,其次是质。

知识型劳动,注重的是有效性,怎么理解?拿互联网做产品来说,你做出很多数量的产品、质量非常高的产品,不见得会成功,很有可能会因为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或当下的意识流偏好、倾向而失败。这劳动成功背后的衡量,必然是有效性。而这有效性背后,是人性的需求。

为什么原来体力劳动,质量那么有效?可能是因为,解决的是基本生理需求,是确定性的、必然的,比如:种粮食等等。而知识型劳动,满足的更多是精神需求,个性化需求,差异非常大,所以现代互联网有了人群分层运营?

如何有效管理

P21:有效性简单来说是:唯才是举,扬长避短的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,开放、透明,学习型的组织,在知识型劳作下,效率会显得更高。

P24:拿作者举例,作者作为一个管理顾问,如果拿一个成功者的所谓“标准”来看,包括:忍爱、商战规律等等,都具备这些的人并不多,而且可遇不可求吧。在这种状况较为普遍的情况下,全能的人才并不现实,扬长避短,各司其职的合作,才能出色完成任务。

话说,三国人物,不是每个都这样吗?都有一帮的谋臣出谋划策,一个人怎么能做完所有事呢?这样看起来,发现并培养人才也是有效管理的一部分,不然,安排了一个错误的岗位,人家不高兴,反而拉低了整体的效率。

说到扬长避短,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包括个人,也可以从组织的角度出发。大家互通做的好的,做的不好的,让组织具备反思能力,学习能力。

P25:纯粹地摘写有效性习惯

  1. 时间管理
  2. 对结果负责,充分对接结果、预期,这点在有效管理中非常重要,对预期充分的对焦,才能使目标不至于偏离,也能使得组织整体总体大目标相似。
  3. 扬长避短、趋利避害、顺势而为。虽然有些贬义,但这是有效性的一部分,组织中的高效正是因为如此。但如果方向是错误的,那能逆流而上、鹤立鸡群地提出不同意见也非常不错。
  4. 集中力量,做深、做好一个点、一件事。
  5. 抓大放小,这个按照重要、紧急4个象限的原则处理就行了。

自己的时间

时间买卖?

P29:文中讲到了时间的稀缺性,不可替代性,不可买卖,对这个观点,持保留意见。

时间确实稀缺,需要自己评估将自己的时间花在 ROI 比较高的地方上,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买卖。我们的工作,不就是在贩卖我们的时间吗?

时间效率

P33:由于工作的延续性,整块时间的腾出对工作的推进有更高的效率。

平时写代码的我们,都希望不被人打扰,毕竟“切换”线程的损耗非常之高,深有体会。这里让我联想到“番茄工作法”的奥秘之处,就是让我们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内,专心地工作。

知识型工作者时间侧重

P34:体力劳动者,只需衡量 HOW MUCH 即可。

知识型劳动者,按照效率来看,效率最高的应该还是对齐目标,也就是 WHAT,这点在上文中也提到了,在管理中,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对齐我们的预期。

在知道 WHAT 之后,最好还能对齐一下 WHY,能让知识型工作者本身能自驱地想向前,并向前走。这点类似于 WHY - HOW - WHAT 的黄金圈理论。

用阿里巴巴的话来说,WHY 就是你背后的业务输入,有了较多的业务 WHY 的输入,你就更加清楚地知道客户要的 WHAT,这对于预期的对齐来看,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。而其中的 HOW 就是自身本职工作和专业度的体现,无需太过多讲。

意识问题和避免

P35:时间管理很大程度上是意识问题,文中提到当自己应该觉得的时间分布和真实的时间投入时,有非常大的 Gap,所以,文中提到,推掉无关要紧的,按重要、紧急来看,通过时间买卖,并减少无畏的工作。

P51:另外一种,从组织的角度来看,时间的有效性,需要从保持组织的小开始,充分借力和利用外部成果,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
但在《学习型组织》中也提到,利用这样的专家、顾问系统的同时,需要避免过分依赖,导致组织内部的成长瓶颈问题。

我能贡献什么

这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大学招聘会上,去一家公司,不要想着能从公司赚到多少钱,能学习到什么样的技能。最重要的思路和心态,应该是我能为这家公司贡献什么?我能为这个组织带来什么?

责任、义务

P62:在权利面前,看到更多的是责任、义务的人,非常难能可贵。

谚语有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查理·芒格说的要什么就得让自己配得上什么。都是从获取利益和权利的角度出发考虑的。

但你得到你想到的之后呢?感恩之心,回报,敬畏之心,这些都不能丢。

对于中彩票或因家里拆迁而获得巨额财富的时候,我常想,这未必是件好事,对于个人发展来说,或许更像是灾难,因为能力配不上,钱更多地会使人堕落,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

巨额的财富更像马老师说的,是社会责任,是重新分配好、高效利用好这些资源为社会创造更高效益的社会责任。钱始终、且最终流向哪些能最高效创造价值的人的手上。

所以,这里想说,种豆的努力之后,你得到了豆,你吃一半有余,或者可以给其他更需要它的人。

公司的贡献

P67:从公司效益的全局出发,有三大贡献:直接的利润、价值观、人才的培养。

P69: 说到这个贡献,觉得会有点虚无缥缈的,回到个人身上,其实和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还挺符合的,自身拥抱变化,(说起这个拥抱变化,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和《学习型组织》都在重点强调),然后秉持客户第一的原则,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服务好客户。

专家贡献

P75:所谓专家是一点的深挖,但要创造综合的更高价值,必然需要和更多的领域展开联系,串联结合。

众人拾柴火焰高,集团军的体系化的作战,必然能有更大的优势。

这里想到一个上下联系的问题,这个上下级的信息互通问题,也是老大难了。最近打算在买 AirPods Pro,本来是想在 PDD 买的,但苏宁有更低的价格,于是乎,我找了 PDD 客服说你们已经不是全网最低了。但我后面想了想,客服关心这个问题吗?有向上反馈说明这个情况吗?我想应该还是比较困难吧?客服可能是外包的?

当然,另外一种手段,是直接下发权利给一线,但一线做好了这样的权利移交准备了吗?如果没有,只会给管理上徒增烦恼。这点可以参考《授权:如何激发全员领导力》https://yuque.antfin-inc.com/yushu.lzf/water/bd3gwm

人际关系

P76:良好的人际关系,应该是相互贡献的。应该是利他主义的体现。 其实,这和人脉背后的本质也是一脉相通的,所谓人脉,是你能帮上忙的哪些人。

利他主义的实施,就出现《影响力》中互惠的力量。

沟通合作

P77:相互沟通真正的意义在于互通有无,换位思考对方的处境。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,知己知彼,双方利益才能得到权衡,才能更为高效的合作。所以,合作的前提是沟通。

其实所有的合作,本质上都是利益的交换,以及对更高利益的共同追求。最基础,包括自身成长、公司绩效等等。

有效贡献

P82:有效贡献,背后应该就是公司的效益。而公司背后效益的产生,就是其所产生的价值。这个价值背后的服务群里,就是公司的目标客户。

所以,对公司来说,动机是以客户第一为原则,目标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结果,并为此买单。不知不觉,和《成功,动机和目标》联系在一起了,虽然,我还没看这本书。(客户第一,为过程鼓掌,为结果买单)

书中卓有成效的管理,管理的主体的人,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的结果。有效性,也就从客户服务的动机和服务结果目标展开。

以终为始,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行动,所有行动都应为目标而服务。这也许就是有效性管理的最为底层的原理之一。

发挥长处

用人所长

P80:在组织中,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所长,这里包含三个角色:自己,上级,下级。

这里很容易忽略的一个角色就是上级,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,和上级的参与度、关注度也有关系,如何充分发挥出上级的优势,让他做些得心应手但有些挑战的事,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。

有效的管理应该是各司其职,各自发挥优势的结果。

职位设计

P98:岗位的设计,就应该是具有挑战并能激发热情的,而人员的设置,也需充分考虑人员自身的优势。

所谓排兵布阵,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就是如此。

从彼得原理的视角看,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,其实有好有坏。因为岗位总是需要有挑战,人总是需要成长,如果人安于现状,不想成长,那晋升到不称职的是组织和管理上的灾难。但如果人喜欢挑战,那么晋升到不称职的岗位上,对人的挑战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,从而对组织效率上是巨大的提升。

所以,职位和晋升两者相辅相成,晋升到不称职是为了更好的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,但如果一直都不称职,那也应该有相关的降级通道,回到称职的岗位,以避免对组织更大的伤害。

在个人职位复盘时,也需要清除地知道,什么做的好,什么做的不那么好,怎么做到称职、优秀再到卓越。

辩证看待长处

P117:发挥长处固然重要,但也需要辩证看待。

在阿里巴巴人才体系中,有四类:明星、野狗、兔子、黄牛。依旧是从组织整体效能出发来考虑,其中重点讲的就是野狗,如果一个人长处非常明显,但短处是十分明显。这时候就需要衡量,你的长处是否能够覆盖、弥补你的短处了。如果短处非常明显,那发挥长处再好,也于事无补。野狗这类人才,绩效非常好,但对组织的伤害也非常大,需要做好权衡和合理的引导、或安排。

要事优先

舍与得

P112:重要紧急的四象限问题,已经提了很多次了。

这点需要强调的一点是,什么是真正重要紧急问题本身的探讨,如果对重要紧急有误判,会越走越远。这时,就需要重点对齐 WHAT 的预期,以及多从 WHY 的业务输入上来做自己的判断和优先级排序。

问题核心依旧是时间管理问题,时间买卖和投入产出比上。舍得的问题,就是寻找全局最优,不要战术胜利,却在战略上失败。

P131:重要紧急中,重要是战略问题,紧急是时机问题。对时机的把握,恰到好处,过犹不及。

P134:重要紧急的辩证看待,是对拥抱变化背后的理智推理,是动态、变化的。

有效的决策

听说阿里巴巴高层的月报,都是写这个月做了哪些决策,为什么做,以及由哪些得、哪里失,很高深的样子。

决策分析

P146: 有效的决策,取决你对问题本质看得有多深。

P160: 做正确的事,正确地做事,不要认为的正确,要事实上的正确。

1、问题的性质:是经常性的,还是偶然性的,是不是特殊情况。是局部的问题,还是全局的、系统性的问题。

我们经常犯的问题,就是错把经常性的问题,当成偶然性的。错把系统性问题,看成是局部的。这时,是考验我们系统化思考能力的时候。

而系统化思考,就可以从几种模式入手,比如:5WHY 分析法,WHY-HOW-WHAT 的黄金圈分析,《学习型组织》中提到的正、负反馈关系,还有 IceBerg 模型,更多的方式也可以参考:https://untools.co/systems-thinking

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从表象出发,深挖本质。

2、边界条件。所谓边界条件,是落地的思考,决策的限制有哪些,解决问题的范畴是什么,怎么以最小成本落地。最常用的思路,就是 MVP 的确认,确定最低标准,并把这个最低标准的预期和细节对焦清楚(这个是团队沟通合作的范畴了),当这些边界条件定义得越清楚的时候,该决策就更为有效。

3、决策落地和执行。落地的执行,也是越清晰越容易落地,反之亦然。这里让我联想到,16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“河长制度” , 只有决策具体到负责人,有“责任制” 的实施之后,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地。当然,这里展开还需要具体到:WHO、HOW、WHEN、WHY、WHAT 等等。

但当决策有问题怎么办?没有完美的决策,所以,相应的,需要有反馈机制,最好是有决策者亲自检测(比如中央巡视小组的回头看),还有我们的人大代表大会的提意见的通道等等。

4、决策效果的评估,这里其实就是决策的复盘和跟踪,在互联网行业,最为常见的就是数据跟踪。但是,这里的但是其实非常重要,不要被数据的整体性欺骗了,最常见的就是(我和马老师的平均工资)。还有就是常见的虚荣指标,xxx 达到了多少。

避免上述的问题,其实也简单,拆解指标,最常见的就是分人群。还有是看全局收益,比如之前出现的 xx 每年的会员费,短期来看,公司收益是上去了,涨了也不少,但对收益的整体拉动是怎样的?

效果评估背后,还是需要全面、客观地看待决策效果,而全面、客观,就需要良好的开放、透明、包容、求同存异的讨论氛围,还有团队成员的创造力、想象力等等。这背后,也就是 “学习型组织” 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