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体制几个观点简记

  • 创造力、想象力底下还有一个基础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

《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的生命》

  • 现在教育体制,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。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。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,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,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、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,当然,最终要服从国王。

    我的观点:从一个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,到教育水平中等的国家,普鲁士教育不失为一个快速的通道,但从一个教育水平中等的国家,到一个高素质、创新性、高竞争国家的时候,此类教育制度,就会凸显出他的局限性。 也感谢袁隆平让更多劳动者解放,从而解放了我们的思想,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上层的内容。

  • 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,相反,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、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
    我的观点:未来一段时间,遵纪守法的劳动阶层必不可少,但很大一部分将最终被机器替代。在一个创新性社会,更需要以下能力

    • 阅读能力:代表学习能力、接受吸取他人观点的重要渠道
    • 数学素养:代表科学、严谨、推理的客观存在,数学作为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石
    • 人文底蕴:代表主观社会形态的存在,活在当下,否则将会格格不入
  •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:其一,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虑的诸因素中的一项,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;其二,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。

    台湾、中国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:其一,联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;其二,联考一年一度。

    我的观点:对美国教育制度不太了解,大的区别在于:STA1、STA2、ACT 等这些美国高考综合起来看,会更注重批判性思维、文法、数学,当然还能根据大学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长处,更重要的,不会出现一考定终身,可以反复试错,也体现出了教育对考生的包容。

  • 东亚国家对复习的过度重视

   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,人们经常会引用”学而时习之”,这个”习”就是复习。但是,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,是学习的内容。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”礼”,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。

    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”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,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。”以文科为例,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,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?至于数学呢,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,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。

    何况,随着知识的爆炸,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,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(德夫林《数学犹聊天》)。可见,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,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啊。

   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,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。但是,这种论述的多在【认知复杂性】较低的活动,如象棋、钢琴、篮球、出租车驾驶、拼写。但是,对于【认知复杂性】较高的活动,如创作、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。其实,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,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,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。

   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,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,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,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,而且学习的进度,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。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。

    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,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,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,其内在出发点,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,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。

    我的观点:这里给出的信息量很多,“学而时习之”孔夫子提出来的话,当时的语境竟然是基于“礼”的?要是我要早知道,可能早就怼老师了,然后被老师接着怼了。。。好,正题,如果当时确实如作者所说是基于礼的,那“学而时习之”也只能止于礼。

    复习是对创造力的伤害,既同意也反对,因为孔子还有“温故而知新”的说法,还有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现”的说法。所以,复习也要适当。

    对现代家长热衷于学钢琴,从教育制度的角度出发,竟有如此巧妙的背景,^ 0 ^。

  • 去年大热门的《匮乏经济学:为什么老是在赶Deadline?为什么老是觉得时间和金钱不够用?》指出,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(物质或是时间)时,稀缺会俘获大脑时,人注意力的俘获,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,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。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,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。

    而且,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,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,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,也许从长远来看,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-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,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。

    我的观点:这里跟穷忙人生有些类似,被生活压迫到没有时间去规划,穷人只能继续穷人的生活,社会阶级也会越发明显。参考:穷忙的人生

    还有一个内容是:国家统计局:月入2000-5000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工作时间最长, 单独统计互联网的,工作时间会不会更夸张呢,互联网行业会不会形成新的穷忙人生现象呢?

    现在教育的卡位战,虽然是说教育资源稀缺的原因,但也是因为想做到公平,公平并没有错,但因此会导致人在教育的短视,只看到我要进名校,而不去规划自己长远的人生道路。也就是因为教育资源稀缺性,间接导致人的短视。

  •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厂来对比的话,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,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、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、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、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、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。学校目标也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,每一分钟都要致力于得到最好的成绩。

    悲剧的是,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,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,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,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。

    我的观点:泰勒制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提高工厂效率,还是之前提到过的,从低教育水平到中等教育水平,我认为并没太大问题,但国家要继续往创新性国家走,这条路必然是走不通的。

  • 这一点可以模拟成苏联时期的重工业。在这种体制下,采煤业是为了冶钢,冶钢是为了机械业,而机械业又是致力于生产采掘和冶炼机器,这样形成了内部的自我循环,而无视市场和竞争的实际需要。这种重工业在苏联的工业化时期,确实制造了大量本来缺少的工业制品,很有用处。但是到了某个发展阶段,其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。到如今,苏联这个曾经的第二工业强国,他的汽车工业、机械工业还有什么价值呢?同样,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,不是也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?

    我的观点:现有教育体制下人才,在现在看来可能很合时宜,但未来未必有他的价值,或竞争力会急剧下降。

References